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一个成语,也是一个典故,最早的时候出现在晋书·陶潜传之中,讲述的是一代伟人的精神气节,那么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谁呢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谁
不为五斗米不折腰的是陶渊明,东晋末年的时候,天下乱象纷呈,时局动荡不安,陶渊明当时看不惯官场政治的腐败,于是就辞去了官职,在家乡隐居,但是凭借耕田种地,属实是养不活一家老小,他的亲戚和朋友都劝他去谋个一官半职,为了生活,陶渊明只能答应,当地的府衙听说陶渊明文采出众,于是推荐他到刘裕的手底下当参军。
陶渊明看到官员之中的争权夺利,相互侵轧,心理十分的厌恶,于是就向领导反映,换个地方做官,然后上司就把他调到了彭泽当一个县令,有一天郡里派遣了一个督邮到彭泽县进行视察,这人是一个粗鄙又十分傲慢的人,仰仗自己是太守的亲信就作威作福,到彭泽县后,就该让陶渊明来拜见自己。
小吏得知消息以后向陶渊明报告,当时他正吟诗,听到督邮来了,就和小吏一起去见他,当时他身上穿着便装,小吏劝他换上官服,以免督邮在太守面前说他坏话,本就清高的陶渊明闻言对督邮这种人更加鄙夷,表示自己就算是饿死,也不会为了五斗米的俸禄,向这种小人鞠躬作揖,后来他直接辞职,离开了当了83天县令彭泽,从此再没做过官。
不为五斗米不折腰的意思
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一种品德,被后世的文人视为不像权势低头的典范,现实生活之中的蝇头小利,以及不义之财,都不值得出卖自己的人格,为人处世应该有自己的原则,不能为了前途,就去阿谀奉承,只有正直为老百姓着想的人,才能够受到人民的爱戴,自己的人生,不论贫贱还是富贵,都由自己来做主。